症状介绍
1妊娠初期(约第二个月)出现呕吐、恶心、厌食等,持 缕数毘后,至第三个乃令)第3个月会自然消失,是妊娠的正常生理反应。
2.如果呕吐次数过多,无法进食,身体处于脱水状态,营 养不良,血压降低,就必须进行内科处理。
3.如果未予以适当治疗,导致病势恶化,将发生抽搐、昏 迷、黄疸等严重的中毒状态。
相关穴位
1.中脘。 2.公孙。
穴位位置
1.中脘穴深部为胃部,宜空腹时指压,如果饱食后指压. 须防食物返流,要是孕妇腹部微胀,指压力道宜轻,不宜过重。
2.公孙穴无特别禁忌。
3.根据古代中医文献记载,孕妇禁针者有:三阴交、含 谷、石门、昆仑、肩井、缺盆。孕妇欲作指压,宜避 上列穴道。
治疗方法
注意事项
专业人士可加丰隆、内关、足二里、间使、天突。
古代妇科病名“恶阻”,是 症状轻微者,可不予理会,到时自然无药而愈,症状严重者,须用药治疗,穴道指压最 佳,既无不良反应,又可调节气血,达到辅助效果。
依据《医宗金鉴?妇科心法》记载,本病之病因有眙 气逆阻及痰饮逆阻,而以胃气衰弱为主,应以补助脾 胃,疏利痰饮为宜。
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、通降腑(胃腑)气的作用,对 胃脘疼痛、呕吐呃逆、翻胃吞酸、腹胀纳呆等消化道疾 病有主治功效。有临床医学报告指出,应用穴位吸引疗i 法,刺激中脘穴治疗妊娠呕吐62例,结果显示,显效 40例,占65%,好转22例,占35%,疗效成果令人;
公孙穴为脾经络穴,为八脉交会之一,通于冲脉,健脾化湿,和胃理中之功效,主治胃疼呕吐,饮 不化,胀鸣腹胀及痰壅胸膈,妇人气蛊。(《刺灸 法》)。临床所见本穴以止呕、化痰及和胃[敏感词]功效。